4月16日,土木工程学院教师第三党支部组织智能建造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150余人赴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建设现场,开展“党建引领育新人,产教融合筑匠心”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常泰长江大桥建设项目指挥部韩味茗主任、尹东亚与梁志雯副主任等热情接待了学院师生。此次活动联合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大桥建设项目部,让青年学子在大国工程现场感悟中国力量。
常泰长江大桥是国家重点交通工程项目,是世界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其主桥为主跨1176米的斜拉桥,采用多项国际领先的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充分体现了我国桥梁建设领域的高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我院桥梁系防船撞装置以及高强螺栓防坠落装置等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该桥。
下午3时,师生一行来到大桥建设现场近距离感受超级工程的磅礴气势。阳光下的千米钢桁梁如银龙卧波,百米主塔直插云霄,同学们手持横幅在壮阔的桥梁架构间合影留念,青春身影与大国工程交相辉映。师生们在大桥监控指挥中心观看了宣传视频,通过三维动画演示和实时监控画面,直观了解大桥“一桥三用”的独特设计、千米级斜拉桥建造技术及智能化施工管理体系。展厅内“世界首创钢桁梁智能建造流水线”“国内最大直径沉井基础”“超千米斜拉索精准张拉工艺”等展板前围满了学生,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在项目大会议室,中交二航局项目副总工张毅以《智能建造技术在常泰大桥的运用与实践》为题,从技术攻坚、生态保护、智能建造三个维度全景式展现了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成百上千次试验,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建设者的匠心,这就是大国工程的品质追求。”张毅的话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围绕“智能建造技术在桥梁的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平台如何实时监控”等问题踊跃提问。
当前,常泰长江大桥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连接常州与泰州的“跨江新纽带”,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此次实地探访,不仅让课本中的力学公式化作触手可及的钢铁脊梁,也让青年学子在“超级工程”的肩膀上,埋下了深耕土木、筑梦家国的匠心种子。
作者:顾建成;审核:张涛、岳健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