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专业简介
导师信息
学位培养
文件下载
深切缅怀刘伟庆教授
王滋军

 

 

王滋军,男,19707月生,山东威海人,博士,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一届江苏省震后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队成员,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专家,江苏省震后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

曾荣获“师德十佳”“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工大集团奖教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与结构、结构抗震与控制、结构检测和加固、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等方面的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

  受教育经历

1990/09 – 1994/06,山东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94/09 – 1997/02,山东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工学硕士

1997/03 – 2000/03,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00/04 – 2001/05,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

2001/05至今,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承担的科研项目(部分)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负责内容

新型拉挤多腔复材管-混凝土组合柱约束机理与受力性能研究(517782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8.01-2021.12

主要学术骨干

格构增强复合材料框架结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515782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01-2019.12

主要学术骨干

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在新型叠合节能结构体系中的性能研究(511782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5.12

主要学术骨干

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研究(2011-KF05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11.10-2013.09

主持

预制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结构体系应用研究(JS2009ZB04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系统科技项目

2009.07-2011.06

第二负责人

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高层减震控制结构灾变机理与数值模拟(90815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

主要学术骨干

节能环保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研究(BK200837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8.11-2012.10

主持

高层组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性能设计方法(50608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01-2009.12

主要学术骨干

杭州湾大桥工程动力分析减震与技术研究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2003.1-2004.12

主要学术骨干

湖州市南太湖大桥主桥结构抗震抗风控制研究

湖州城建公司

2005.10-2006.09

主要学术骨干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王滋军, 刘伟庆, 叶燕华, 孙仁楼,魏威. 钢筋混凝土开洞叠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7).

[2] 王滋军, 刘伟庆, 魏威, 叶燕华. 钢筋混凝土水平拼接叠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3(7).

[3] 王滋军, 李向民, 王宇, . 带有约束边缘构件的预制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7(8).

[4] 王滋军, 刘伟庆, 翟文豪, . 新型预制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6(4).

[5] 王滋军, 刘伟庆, 卢吉松, 魏威. 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6).

[6] 王滋军, 刘伟庆, 卢吉松. 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墙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混凝土, 2012, (1).

[7] 王滋军, 翟文豪, 刘伟庆, 王宇. 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及其改进技术[J]. 混凝土, 2012, (10).

[8] 王滋军, 王宇, 刘伟庆, 翟文豪. 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混凝土, 2012, (11).

[9] 王滋军, 刘伟庆. 建筑模网混凝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混凝土, 2011, (8).

[10] 王滋军, 刘伟庆, 汪杰, 蒋永生等. 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19(3).

[11] 王滋军, 刘伟庆, 蒋永生. 中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1, 21(3).

[12]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RC frame structures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7) in Tianjin on August 28-31, 2002.

[13] 王滋军, 刘伟庆, 蒋永生, 汪杰等. 中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与理论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 22(5).

[14] 王滋军, 朱建, 吴运伸, . 高强钢丝绳悬吊加固预制空心楼板试验研究[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34(3), 2017, (3).

[15] 王滋军, 刘伟庆, 姚秋来, 戴运祥.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锚固方式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03, 2.

[16] 王滋军, 刘伟庆, 姚秋来, 戴运祥. 考虑二次受力的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04, 7.

[17] Zijun WANG, Weiqing LIU. Study of the anchorage of RC beam strengthened with CFRP, 3ICEE, 2004.10.

[18] 王滋军, 刘伟庆, 姚秋来, 戴运祥. 碳纤维补强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附加锚固设计方法[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5(5).

[19]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GJ/TJ 144-2012)(参编).

[2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GJ/TJ 145-2012)(参编).

  获专利情况

[1] 王滋军, 刘伟庆. 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中国,ZL201110113482.8 [P]. 2012-12-5.

[2] 王滋军, 刘伟庆, 叶燕华, 佘晨岗.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节能建筑结构体系: 中国,ZL200920044967.4 [P]. 2010-2-24.

[3] 王滋军, 刘伟庆. 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节点连接结构: 中国,ZL201120137390.9 [P]. 2011-12-21.

[4] 王滋军, 刘伟庆, 王宇, 翟文豪.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预制墙体外壳结构: 中国,ZL201220336710.8 [P]. 2013-3-13.

[5] 王滋军, 刘伟庆, 翟文豪, 王宇. 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保温阳台: 中国,ZL201320323702.4 [P]. 2013-11-27.

[6] 王滋军, 范明环, 刘军. 一种预制装配整体式异形柱结构: 中国, ZL 201420117399.7[P]. 2014-9-3.

[7] 王滋军, 刘伟庆, 翟文豪, 王宇. 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保温阳台及其施工方法: 中国, ZL201310221139.4 [P]. 2015-03-11.

[8] 王滋军, 张本祥, 郑先俊, . 一种预制轻质外挂节能墙板: 中国, ZL 201721135912.5 [P]. 2018-03-30.

[9] 王滋军, 盛玉彬, 郑先俊, .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型钢节点连接结构: 中国, ZL 201721135912.5 [P]. 2018-03-30.

[10] 高平平, 王滋军, 朱建, . 一种预制空心楼板的抗弯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中国, ZL 201610414346.5 [P]. 2018-04-13.

[11] 王滋军, 董磊, 杨放, . 预制剪力墙构件内部套筒灌浆连接钢筋被截断的加固结构: 中国, ZL 201821303781.1 [P]. 2019-05-31.

[12] 王滋军, 程冬, 杨放, . 一种采用气压的便携式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检测装置: 中国, ZL 201920073769.4 [P]. 2019-09-27.

[13] 王滋军, 程冬, 林祥龙, . 一种采用干冰的便携式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检测装置: 中国, ZL 201920073770.7 [P]. 2019-09-27.

[14] 王滋军, 程冬, 杨放, . 一种采用水压的便携式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检测装置: 中国, ZL 201920073767.5 [P]. 2019-09-27.

  主要研究方向

装配式建筑结构、绿色建材与结构、结构检测与加固、结构抗震与控制

  招生专业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联系方式

Emailzijunwang@126.com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00        电话:025-58139488
扫一扫关注“南京工业大学嘉木之音”

Copyright @ 2021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