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专业简介
导师信息
学位培养
文件下载
深切缅怀刘伟庆教授
李雪红

李雪红,女,19744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4年,获江苏省第十一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2012年,获选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钢结构桥梁产业联盟理事。从事钢桥标准化及防灾减灾技术、桥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厅局级项目15项,技术咨询项目30余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Ø 受教育经历

1993/09 – 1997/07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工学学士。

1997/09 – 2000/02河海大学,水工结构专业,工学硕士。

2000/03 2003/09河海大学,水工结构专业,工学博士。

Ø 研究工作经历

2003/09 – 2006/07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讲  师。

2006/07 – 2010/08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2010/09 2013/06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教授。

2013/07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  授。

Ø 承担的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负责内容

基于多性能需求的高铁桥梁协同减隔震体系及设计方法研究(521784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1-2025.12

项目负责人

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减隔震连续梁桥动力性态及控制(511082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4.12

项目负责人

城市桥梁群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BY2016005-12

江苏省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2016.07-2018.06

项目负责人

考虑多重性能需求的高速铁路桥梁抗震体系研究(2014-JZ-006

江苏省第十一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2015.01-2017.12

项目负责人

超大跨度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悬索桥主缆防火防护技术研究2021QD06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重大专项)

2020.06-2023.12

技术负责人

公路桥梁工业化与标准化建造关键技术(2014Y01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重大专项)

2014.10-2016.06

子课题负责人

中等跨径钢桥标准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Y18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

2019.06-2021.06

项目负责人

新旧拼宽梁桥抗裂及抗震性能提升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B33),

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

2018.04-2021.06

项目负责人

钢结构桥梁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研究(2017Y08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

2017.01-2019.12

项目负责人

中等跨径钢桥上部结构模块化设计应用指南

江苏省交通厅

2020.01-2021.12

项目负责人

混凝土梁式桥抗震防落梁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交通厅

2013.06-2015.12

项目负责人

-混凝土组合梁桥长期性能提升及标准化施工技术研究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2017.03-2018.12

项目负责人

钢壳无筋桥塔组合结构力学性能及优化设计方法

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25.01-2026.12

项目负责人

龙潭长江大桥索夹和节点抗火防护方案抗火性能试验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2024.1-2024.12

项目负责人

独塔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CFRP吊索抗火性能分析及防护

北京科技大学

2024.9-2024.12

项目负责人

仙新路过江通道跨江主桥抗火性能关键技术研究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2021.03~2023.06

技术负责人

钢桁梁桥高强螺栓坠落机理及防坠落控制技术研究

江苏省苏州市航道管理处

2021.02~2022.08

项目负责人

-混组合钢板梁桥新型湿接缝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3-2021.12

项目负责人

半开口型纵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及疲劳性能试验拓展研究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2.07-2023.12

技术负责人

半开口型纵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钢桥面板疲劳性能)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0.07~2022.07

技术负责人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钢桥面综合性能提升及试验研究专题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7.01-2018.06

技术负责人

永宁大桥初步设计安全风险评估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21.05-2021.10

项目负责人

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初步设计桥梁安全风险评估

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0.06-2020.12

项目负责人

滨江大道新化枢纽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07-2019.12

项目负责人

常泰长江大桥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9.04-2019.05

项目负责人

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7.07-2017.10

项目负责人

浦仪公路跨江大桥风险评估专题研究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04-2017.08

项目负责人

Ø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Qian Sibo, Xu Xiuli, Guan Jian, Wang Rengui, Wu Chong, Chu Changqing, Li Zhijun, Li Xuehong. Fatigue behavior in the Floorbeam region of new open-rib orthotropic steel deck.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5)224: 109135

[2] Xiuli Xu, Xu Chen, Hao Hu, Xuxu Zhou, Mengmeng Cheng, Lei Sun, Xuehong Li.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system for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s based on multipl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Structure. (2024) 307: 117919. SCI一区,通讯作者)

[3] Xuehong Li, Shiyu Zhang, Xingchi Yang, Zhiming Guo, Zhijun Li, Xiuli Xu. Air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able-girder pin joint node of suspension bridge under pool fire. Structures. (2024) 69: 107354. SCI二区

[4] Xuehong Li, Haifeng Lin, Anan Zhao, Rengui Wang, Zhuang Feng, Shunyu Zhang, Biao Wu, Chong Wu, Xiuli Xu. Experimental study 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double welded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4) 213108418SCI二区)

[5] Maofeng Chen, Xuan Lu, Zhubing Zhou, Yong Du, Xiuli Xu, Xuehong Li.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100 MPa parallel wire strands under and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24212108323SCI二区,通讯作者)

[6] 徐秀丽,钱思博,李洪涛,吴冲,王仁贵,李琦,丁兴国,李枝军,李雪红. 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5583):50-67EI,通讯作者)

[7] 李雪红,华晓烨,杨国明,李亮,吴豪放. 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桥梁建设,2025552):100-107EI

[8] 李雪红,雷语璇,赵军,郭志明,于俊杰,徐秀丽. 大跨悬索桥主缆抗火性能及其防护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3,579):1746-1755EI

[9] 李雪红,杨星墀,徐秀丽,郭志明,唐贺强. 大跨桥梁油罐车燃烧火灾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2022 356):147-157 EI

[10] 李雪红,程梦梦,孙磊,徐秀丽,李枝军,张建东. 基于行车安全性的高铁桥梁横桥向减隔震体系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1403):117-124EI

[11] 李雪红,孙磊,徐秀丽,王蕊. 满足高铁桥梁双重性能需求的新型减震装置研发及力学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19,3815):245-251EI

[12] 李雪红,李文琳,徐秀丽,周绪旭,李枝军.  新型抗冲击型粘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1851S1):85-91EI

[13] 李雪红,梁陈,徐秀丽,李枝军. 上部建筑物对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201839S1):329-336EI

[14] 李雪红,李文琳,顾以明,王蕊,徐秀丽. 新型耗能防落梁装置研发及其效应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282):139-144

[15]李雪红,梁陈,徐秀丽,危军,李枝军. 多层立交隧道复杂节点结构地震响应特性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2):74-83

[16]李雪红,孙磊,徐秀丽,林珊,杜杨开物. 地震动多点激励对高铁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3 12-20  

[17] 李雪红,苏文辉,黄震伟,徐秀丽,张建东.钢板梁桥上部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公路工程,2018431):127-132

[18]李雪红,林珊,阚正明,徐秀丽,王蕊.高铁桥上线路约束作用对主梁地震响应的影响.铁道建筑,2016417-21

[19]李雪红,周鹤鸣,李晔暄,徐秀丽.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16253):137-142

Ø 科研奖励情况

[1]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钢结构桥梁智能化建造与质量管控关键技术,2022年(5/20

[2] 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钢结构梁桥标准化建造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2021年(13/23

[3]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模数化的中等跨径钢桥设计、制造与施工一体化技术研究,2019年(1/10

[4]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路桥梁工业化与标准化建造关键技术,2018年(7/15

[5]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梁桥抗震结构体系及防落梁系统研究与应用,2017年(2/10

[6]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桥梁协同减隔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年(6/7

[7]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连续梁桥抗震设计研究,2014年(7/8

Ø 获专利情况

[1] 李雪红,徐秀丽,程梦梦,周良成,李枝军,张建东一种用于既有桥梁的增加主梁纵向支承长度的装置,ZL 2018 1 1438518.8专利授权日:2024112

[2] 李雪红,彭安琪,徐秀丽,赵军,肖海珠,丁鸿志,唐贺强,于俊杰,原帅,周祝兵,董学智,吴豪放一种悬索桥吊索与加劲梁连接节点的抗火与防腐防护体系, ZL 2023 2 1300012.7,专利授权日:20231208

[3] 徐秀丽,李雪红,张建东,李枝军,刘朵,杨丙文.一种防螺栓坠落的成套装置及安装拆卸方法,ZL 2019 1 1199894.0,专利授权日:20231205

[4] 李雪红、徐秀丽、董佑铭、李秉南、李枝军,一种可装配组合式高强螺栓防脱落结构,ZL 2023 2 0671408.6,专利授权日:20230818日,

[5] 李雪红,蒋勐辉等南京浦仪公路大桥加工质量管理平台V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2SR0326587,登记日期:202239

[6] 李雪红,徐秀丽,程梦梦,周良成,李枝军,张建东.一种多阶段耗能型防落梁装置,ZL2019 2 0301950.6,专利授权日:2020327日。

[7] 李雪红,李洪刚,张赵铨,赵博,满孝卫,陈仲扬,刘朵.一种具有多水准抗震设防功能的组合减隔震体系,ZL 2019 2 2064241.3,专利授权日:2020828

[8] 李雪红,徐秀丽,程梦梦,张建东,李枝军.一种剪力可控型隔震支座,ZL201820731914.9,专利授权日:2018127

[9] 李雪红,王蕊,徐秀丽,李枝军.一种适用于高铁桥梁的减震阻尼器,ZL 2016 1 0892832.8,专利授权日:201826

[10] 李雪红,李洪庆,周佶,徐秀丽,李枝军,曹锜.城市桥梁群智能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2019SR0067085,登记时间:2019118

[11] 刘琼,李雪红,李枝军,徐秀丽.桥梁施工信息管理平台V1.0,软件著作权,2019SR0220040,登记时间:201936

Ø 主要研究方向

钢桥抗火、钢桥疲劳、桥梁抗震、桥梁风险评估。

Ø 招生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Ø 联系方式

Emaillixuehongnj@163.com

QQ1595310416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00        电话:025-58139488
扫一扫关注“南京工业大学嘉木之音”

Copyright @ 2021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