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专业简介
导师信息
学位培养
文件下载
深切缅怀刘伟庆教授
孙广俊



孙广俊,男,博士,教授。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风工程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BIM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主要从事工程抗震、时变力学、复杂体系建造与养护等方面的研究。

Ø 代表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负责内容

曲线梁桥多维地震反应及其破坏机理的混合试验研究(524785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5.01-2028.12

主持

往复轴力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及其损伤机制影响的试验研究(518783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9.01-2022.12

主持

曲线梁桥地震落梁失效多级控制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513082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4.01-2016.12

主持

混凝土梁式桥地震失效耗能控制模式研究(2012M52013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3.01-2014.12

主持

城市桥梁地震落梁机理及多级控制系统研究(BK2013093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3.06-2016.07

主持

城市桥梁地震落梁灾变机理及其性态控制研究(13KJB56000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2013.08-2015.12

主持

航道整治工程钢结构桥梁智慧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Y17-1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

2021.06-2022.12

主持

预防性养护技术在镇江市公路典型桥梁中的应用研究(2017-494-15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项目

2017.11-2018.12

主持

城市桥梁灾损应急评估和快速加固修复成套技术的研究(2015ZD75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

2015.07-2017.06

主持

混凝土梁桥地震落梁失效控制机理研究(CPCSME2011-0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2012.01-2012.12

主持

道路与桥梁耐久性提升技术与材料研发

企事业单位

2024.08-2025.06

主持

桥梁结构建造运维智能监测一体化应用研究

企事业单位

2023.09-2024.10

主持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标准化运维研究

企事业单位

2022.01-2023.06

主持

大吨位压剪试验机技术研发

企事业单位

2021.11-2023.11

主持

系杆拱桥结构易损性检测评估及吊杆更换技术应用

企事业单位

2015.05-2016.04

主持

江苏省高烈度地区高速公路现役桥梁抗震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应用主持

企事业单位

2014.05-2015.04

主持

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2011CB0136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2011.11-2016.08

骨干

近断层混凝土结构连续性地震倒塌机理研究(51478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5.01-2018.12

骨干

城市桥梁抗震安全性评价及震害评估技术(200808081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2009.01-2011.12

骨干

城市桥梁抗震安全性震前评估及失效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10KJA560012

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011.01-2013.12

骨干

线性和非线性结构地震反应高精度分析方法及应用(博导类)(2012322111001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13.01-2015.12

骨干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BK2009466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

2009.06-2011.07

骨干

Ø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Sun GJ, Li HJ, Wang T, et al. Out-of-plane free-vibration analysis of continuous curved girders with combined linetypes using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element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22(5); 2022; DOI: 10.1142/S0219455422500602. (SCI)

2. Sun GJ, Yuan ZJ, Wu BY, et al.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girder bridge during earthquakes, Shock and vibration, 2022; DOI: 10.1155/2022/5591334. (SCI)

3. Chen B, Sun GJ*, Wang C, et al. Effect of variable axial load with different amplitude, frequency and phase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C columns: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uctures, 2024, 59: 105806. (SCI)

4. Wu BY, Sun GJ*, Li HJ, et al. Effect of variable axial load on seismic behaviou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50; 113388; 2022; DOI: 10.1016/j.engstruct.2021.113388. (SCI)

5. Yuan ZJ, Sun GJ*, Wu XP, et al. Research on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predeformation control of three-tower connected super high-rise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31(4); e1913; 2022; DOI: 10.1002/tal.1913. (SCI)

6. Wu BY, Sun GJ, Li HJ, et al. Collapse of the Baihua bridge under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Finite-element analysis with multiscale model,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22, 27(5): 05022004. (SCI)

7. Chen YK, Li WR, Sun GJ*, et al. Visual-base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detecting damages in bridge plate rubber bearings, 2025,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SCI)

8. Cai MY, Sun GJ*, Chen Bo. Study on failure mode predi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based on class imbalanced dataset,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24, 27(3): 177-189. (SCI)

9. Shen J, Chen B, Sun GJ*. Hysteresis model of RC column considering cumulative damage effect under variable axial load, Buildings, 2024, 14(10): 3219. (SCI)

10. Zhao F, Sun GJ*. Planar Delaunay mesh smoothing method based on angle and a deep Q-network,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16): 9157. (SCI)

11. 孙广俊, 李鸿晶, 卞开亚. 近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机制分析. 振动与冲击, 2020, 39(10): 234-241+255. (EI)

12. 孙广俊, 王森, 李鸿晶. 地震落梁两级控制装置的开发与试验.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9, 39(02): 424-430+451-452. (EI)

13. 孙广俊, 李正嘉, 章世祥, . 结构损伤对系杆拱桥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 桥梁建设, 2018, (02): 61-66. (EI)

14. 孙广俊, 李爱群, 张志强. 基于等效层模型的静动力抗震分析及其在剪力墙减震设计中的应用. 振动工程学报, 2013, (01): 75-82. (EI)

15. 孙广俊, 李鸿晶, 王通, . 基于DQM的曲梁平面外固有振动特性及参数分析. 工程力学, 2013, (12): 220-227. (EI)

16. 孙广俊, 蒋雯, 李鸿晶. 循环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数值模拟.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3, (02): 241-339. (EI)

17. 孙广俊, 李鸿晶, 王通. 考虑桥墩及支座影响的梁桥竖向地震反应分析. 工程力学, 2012, (10): 232-238+256. (EI)

18. 孙广俊, 李爱群, 黄镇 . 首都机场AMECO-A380六机位机库动力测试与分析.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0, 30(2): 158-162. (EI)

19. 孙广俊, 李爱群. 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及参数优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2): 320-327. (EI)

20. 孙广俊, 李爱群. 安装粘滞阻尼消能支撑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振动与冲击, 2009, 28(10): 117-121. (EI)

21. 张莹, 孙广俊*, 李鸿晶. 钢筋混凝土框架近断层速度脉冲地震响应分析.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0, 40(03): 611-619+632 (EI)

22. 左烨, 孙广俊*, 金昊贵, . 曲线梁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8, (04): 687-695+868. (EI)

23. 左烨, 孙广俊*, 王志鹏, . 近断层地震动下曲线梁桥碰撞效应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18, (21): 52-60. (EI)

24. 张莹, 孙广俊*, 李鸿晶. 混凝土结构多尺度建模界面连接方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01): 126-132. (EI)

25. 张莹, 孙广俊*, 李鸿晶. 开洞填充墙对混凝土框架柱地震损伤影响分析.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4, (05): 932-937+981. (EI)

Ø 代表性教学论文

1. 孙广俊, 李鸿晶, 陆伟东, 王俊.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育人优势与实践路径. 江苏高教, 2021(09): 115-120. (核心, CSSCI)

2. 孙广俊, 李鸿晶. 基于雨课堂互动系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教学刊, 2021(35): 124-128.

3. 孙广俊, 李鸿晶.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达成情况评价研究与实践—以“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为例. 中国建设教育, 2019(06): 113-115+125.

4. 孙广俊, 李鸿晶. “三字经”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教学刊, 2019(04): 80-83.

5. 孙广俊, 李鸿晶. “多媒体-工程案例-数值仿真”模式结构抗震原理教学探讨. 高等建筑教育, 2015(06): 74-78.

Ø 代表性奖励

1.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 2024.

2. 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

3.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教育部, 2023.

4.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2022.

5. 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 2023.

6.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江苏省选拔赛银奖(指导),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江苏省选拔赛组织委员会, 2024.

7. 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指导),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24.

8. 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优秀指导奖,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2014.

9. 全国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数值模拟竞赛二等奖(指导),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 2012.

10. 全国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试验数值模拟竞赛优秀奖(指导),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 2011.

11. 南京工业大学思政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22.

12. 南京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

13. 南京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16.

14. 南京工业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2014.

15. 南京工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2013.

Ø 代表性发明专利

1. 孙广俊, 吴炳延, 李鸿晶. 一种旋叶式可调节液体阻尼器. 2024.11.22, 中国, ZL 201911220879.X.

2. 孙广俊, 章世祥, 李鸿晶 . 一种桥梁安全性评估方法和系统. 2016.11.18, 中国, ZL 201611028479.5.

3. 孙广俊, 李鸿晶, 左烨. 耗能-分灾型地震落梁失效多级控制系统. 2015.10.14, 中国, ZL 201520318592.1.

Ø 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抗震、时变力学、复杂体系建造与养护

Ø 招生专业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Ø 联系方式

Email: gjsun2004@163.com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00        电话:025-58139488
扫一扫关注“南京工业大学嘉木之音”

Copyright @ 2021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