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专业简介
导师信息
学位培养
文件下载
深切缅怀刘伟庆教授
李枝军



李枝军,男,19787月生,山东章丘人,博士,学科教授,桥梁系主任,硕士生导师。20029月至20106月,于东南大学攻读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和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博士。2015-2016年,国家公派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参与国家973项目课题(大跨桥梁灾变控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组合结构桥梁)等多项。主持北京云蒙大桥、池州秋浦河大桥、锡通跨江大桥北引桥、福安栖云桥、小三峡特大桥等大跨桥梁施工监控。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仙新路跨江悬索桥(1760米)碳排放核查与评价、张婧皋长江大桥(2300米)疲劳性能实验、浦仪跨江大桥BIM技术集成及应用等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桥梁智慧运维以及大跨缆索桥梁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Ø 受教育经历

1996-2000年,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士

2002-2005年,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硕士

2006-2010年,东南大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博士。

Ø 研究工作经历

2005/06-2006/03,东南大学,结构健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5/08-2016/09,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公派)。

2011/01 – 2018/12,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系,讲师。

2018/12 – 2022/12,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副教授。

2022/12 – 至今,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学科教授。

Ø 代表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负责内容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大跨桥梁车桥系统随机振动响应与行车舒适性研究(5120825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2013.01-2015.12

主持

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车桥系统随机振动分析与行车舒适性评价(2011322112000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12.01-2014.12

主持

特大跨桥梁全寿命灾变控制与性能设计的基础研究(子课题二:基于可恢复性的桥梁地震损伤机理与控制)2013CB036300

国家973科技项目

2013.01-2017.08

学术骨干

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建模研究(113721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4.01-2017.12

学术骨干

大震作用下减隔震连续梁桥的失效模式与性态控制目标(511782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2.01-2015.12

学术骨干

高性能组合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子课题:组合结构城市桥梁抗震抗冲击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2017YFC0703405-0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07-2020.06

学术骨干

-混凝土组合梁桥长期性能提升及标准化施工技术研究

江苏省交建局

2017.03-2019.12

学术骨干

江苏省建筑安全智慧诊断试点项目-南京博物院试点项目

江苏省建设厅科技开发中心

2019.09-2020.06

学术骨干

京承联络线潮白河大桥主梁顶推施工监控

中国公路咨询集团

2012.06-2013.01

负责人

北京云蒙大桥(自锚式悬索桥)主桥施工监控

中国公路咨询集团

2013.01-2015.09

负责人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秋浦河大桥(地锚式悬索桥)施工监控

交通部科研所、中路高科

2018.10-2019.10

负责人

福安栖云大桥(空间索面斜拉桥)施工监控

交通部科研所、中路高科

2020.05—2021.12

负责人

锡通过江通道北引桥钢混组合梁桥施工监控

省交建局、中交二公局

2017.10-2019.06

负责人

浦仪跨江大桥BIM技术集成与应用

南京市公建中心、中设集团

2018.06-2020.06

分项负责人

基于高速公路工程品质工程创建的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标准化研究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01-2020.06

负责人

钢桁梁桥三维BIM模型的建立及病害展示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01-2020.06

负责人

装配式混凝土桥智能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南京市交通局

2020.01-2021.06

负责人

基于桥梁健康监测的多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中交科云

2020.01-2021.06

负责人

大跨斜拉桥动态挠度监测方法研究

江苏现代路桥有限公司

2020.06-2021.03

负责人

航道整治工程钢结构桥梁智慧建造技术研究及应用-2

江苏省交通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21.06-2022.12

负责人

内河高等级航道大跨径钢桥成套建造技术研究项目

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

2021.07-2022.12

负责人

超大跨度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大型悬索桥梁工程碳排放评价研究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2021.06-2024.12

技术负责

《悬索桥梁建造阶段碳排放核算技术指南》编制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2024.01-2025.06

负责人

混凝土衬砌隧洞环锚预应力钢绞线索力检测方法研究

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23.06-2024.12

负责人

Ø 代表性论文论著

1.Li, Z. J.; Xu, Z. H.; Yu, D. Z.; Cai, Z. C.; Ma, Z. G.; Li, X. H., Vision-based super large-span suspension bridge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with enhanced super-resolution and Speeded-Up Robust Features. Measurement 2025, 255. (SCI二区)

2. Li, Z.; Yang, J.; Li, X.; Xu, X., A Novel Bridge Deflection Missing Data Repair Model Based on Two‐Stage Modal Decomposition and Deep Learning.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2025, 2025 (1). (SCI二区)

3. Li, Z.; Yuan, Y.; Xu, X.; Feng, Z.; Li, X., Fatigue crack study on rib-to-floorbeam welded joints in novel open-ribbed orthotropic steel deck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5, 234. (SCI二区)

4. Li, Z.; Shao, P.; Zhao, M.; Yan, K.; Liu, G.; Wan, L.; Xu, X.; Li, K., Optimized deep learning for steel bridge bolt corrosion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4, 215. (SCI二区)

5. Li, Z. J.; Fang, J. W.; Liu, L. W.; Li, X. H.; Xu, X. L., Dynamic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bridge piers under non-bottom vehicle collision.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4, 158. (SCI二区)

6. Li, Z.; Feng, M. Q.; Luo, L.; Feng, D.; Xu, X.,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odal parameters of a suspension bridge based on Bayesian spectral density approach and SHM data.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8, 98, 352-367. (SCI一区)

7.李枝军,刘千军,谢长进,. 钢桥面板嵌补段U肋对接焊缝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 [J]. 桥梁建设, 2025, 55 (02): 58-65. (EI)

8.徐秀丽;钱思博;李洪涛;吴冲;王仁贵;李琦;丁兴国;李枝军;李雪红等. 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J]. 土木工程学报, 2025, 58 (03): 50-67. (EI)

9.李枝军,王浩,王仁贵,徐秀丽,李雪红.基于3D-DIC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开口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06):1116-1123. (EI)

10.徐秀丽,尹东亚,李枝军,唐雨生,周叮.新型组合结构高墩的静力学分析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9,32(02):77-86. (EI)

11.李枝军,安景峰,卢镇林,. 基于桥梁BIM模型的力学分析与融合应用技术研究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 (06): 647-653.

12.李枝军,张金康,韩晓楠,. 基于BIM技术的全预制混凝土梁桥施工进度动态预测及应用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 (03): 351-357+371.

Ø 科研与教学奖励

[1] 公路钢桥智慧架设与高强螺栓防断裂脱落关键技术,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10),2024.11

[2] 基于非接触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系统与结构状态感知评价方法.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5),2019.11.

[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智能监测系统与结构状态感知评价方法. 江苏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奖,三等奖,2019.12

[4] 基于模数化的中等跨径钢桥设计、制造与施工一体化技术研究.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6/102019.12.

[5] 面向产业链需求驱动的智能建造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1/6),2023.09.

[6] 第七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21.11

[7] “上海建工杯”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21.10

[8] 12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指导老师),2022.12

Ø 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李枝军;张辉;徐后生;刘武;徐秀丽;李雪红.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预制桥墩钢筋孔制造误差智能识别方法[P]. 中国,CN 112967249 B,2023-04-07.

[2] 李枝军;邵鹏;严锴;徐秀丽;李雪红. 钢桥螺栓锈蚀率的预测方法[P]. 中国,CN 116563626 B,2024-07-26.

[3] 李枝军;陈鹏;张菁;严锴;徐秀丽;李雪红. 基于神经辐射场三维重建的桥梁病害可视化方法[P]. 中国,CN 118379459 B,2024-09-03.

[4] 李枝军;刘晓龙;沙迎春;李军;程钇午;徐秀丽;李雪红.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环锚钢绞线索力识别方法[P]. 中国,CN 119202540 B,2025-03-07.

[5] 严钢;李枝军;严锴;徐秀丽;李雪红. 基于多视角图像的钢桥构件三维重建方法[P]. 中国,CN 116310099 B,2024-07-26.

Ø 主要研究方向

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桥梁施工监控,人工智能技术

Ø 招生专业

硕士研究生:桥梁工程,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Ø 联系方式

Email: lizhijun@njtech.edu.cn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00        电话:025-58139488
扫一扫关注“南京工业大学嘉木之音”

Copyright @ 2021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